只要深耕创新,每天总有新惊喜。 近日,中国科大制备出新型防火先进结构材料。这种材料,能预警火灾能防火,为复杂恶劣环境下智能火灾预警等打开新途径。
高校深耕科技前沿、地方奔赴“未来赛道”、产业向“智”拔节、生产线加快成果转化,安徽各行各业向“新”出发,让“第一动力”加速澎湃。
马鞍山打造“数字+制造业”双引擎,如今“智改数转”领跑企业、5G工厂、“黑灯”货架、堆垛机器人、自动化车间等不断涌现,长三角这颗“白菜心”智造跃升,产业数字化转型渐入佳境;俯瞰合肥、芜湖这一对驱动安徽科技创新的“双翼”,最近在人形机器人等方面不断玩出新花样,从家政服务到养老助残,从农业生产到工业制造,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解锁一“专”多能,开启未来生活无限可能……把创新“置顶”,安徽未来之路越走越宽广,手捧更多“金娃娃”。
实验室里不舍昼夜攻克“卡脖子”难题,企业攥紧创新“金钥匙”解锁新市场,科研高校这一“安徽优势”加快释放新能量,江淮各领域向“数”向“新”,在原始创新研究上不断迈出新脚步,推动科技创新“日日向新”,凝聚起更强的“向新力”,为奋斗好全省今年主要目标任务,奋力走好下一程鼓足了力量。
企业比拼创新、市场持续焕新,这背后,定然有着一双“有为之手”,托举起千行百业的“创新梦”。
在安徽,当地把科技创新成果称之为“金娃娃”。“努力造就更多‘金娃娃’”。这是省委对企业的最大期望。聚焦创新,最近安徽召开了全省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壮大工程推进会。这场推进会,瞄准的就是更好打造产业的“升级版”,引领企业找准未来产业的主攻方向,政企携手在新赛道上努力“往前赶”。
主动谋创新,不仅靠推进会聚力“推”,还体现在一顿特殊的“早餐会”。4月12日,芜湖举办第131场“畅聊早餐会”,这场早餐,市长参加,邀请的5位嘉宾,“清一色”是科技领域的代表,聊创新、谈未来,“创新生态”就体现在细节中。
这些年,人们总说安徽创新能力“惊人”,尤其在尖端领域、前沿场景中频频出现“惊人一跃”。创新何以“能”?这当中,除了企业争气、人才发光外,当地的创新生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仅从当地把科技创新成果视作“金娃娃”就可见一斑。
支持创新,行胜于言。算不上“富省”和财力强省安徽,却在研发投入上尤其慷慨,支持力度逐年增强。从重点项目投资向科技领域倾斜,到把更多金融“活水”浇灌到科研链条,花该花的钱、办成更大的事,正是靠着对未来的笃信,安徽上下一起笃行,江淮的“创新磁场”才越来越强。
全视角观察,在安徽,“政产学研用金”这条链,正环环相扣,密切衔接、深度融合,形成了自身的独特优势。
然而,打造更强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培育更多的“金娃娃”,让更多的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树林变森林”、未来产业“小树变大树”,安徽选择的这条路充满艰辛。
不论是深耕科技创新“最先一公里”,还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勇攀高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为长远发展筑牢根基;还是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加速创新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都需全省上下协同发力、久久为功,解锁江淮未来的无限可能。 (作者 周军)